-
友情链接:
7月26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“推动高质量发展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宏志等出席介绍情况。
这意味着,全球经济有望避免新冠疫情复苏之后的“三连降”。根据世行的数据,2021年的全球经济增速为6.3%,2022年和2023年则分别为3.0%和2.6%。但世行对2025年和2026年的增速预期同为2.7%,这一数字远低于新冠前3.1%的水平。
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有一项重点改革任务是促进国企、民企协同发展,针对该项改革任务的最新进展及下一步主要安排,《》记者在发布会现场提问。
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林庆苗在回答《》记者提问时表示,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引领带动作用,促进国企民企协同发展,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重点任务,也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。近年来,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,扎实推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相互促进、协同发展。归纳起来,有“四个合作”。中央企业对外参股投资各类企业超过1.3万户
林庆苗进一步介绍了“四个合作”的具体方面。一是资本层面合作。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来,中央企业积极与民营企业等社会资本开展股权合作,金额超过3900亿元。截至目前,中央企业对外参股投资各类企业超过1.3万户,国企民企在资本合作上取得了重要进展。
二是产业链合作。中央企业开展共链行动,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补链、延链、固链、强链,带动超过5700家经营主体协同发展。每一家“链长”企业的背后,都有很多民营企业的参与和配合。
三是供应链协同合作。中央企业采购工作中,通过降低采购门槛、减少交易成本等,有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。目前中央企业直接带动的供应链上下游200多万户企业中,96%是民营中小企业。
四是科技创新合作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领域,中央企业牵头建设24个创新联合体,与民营企业、高校、科研院所等开展联合攻关,在工业软件、工业母机、算力网络、新材料等方面,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,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针对今后的主要工作安排,林庆苗表示,下一步,将健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等各类企业合作的制度规则,继续开展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协同发展、项目推介对接,指导国有企业建设协同共赢的供应链生态,鼓励国有企业扩大创新资源开放共享,充分发挥国有企业、民营企业等各类企业资源优势,持续深化合作,实现共同发展。截至6月底,中央企业智能算力规模同比实现翻倍增长
2月19日,国务院国资委召开“AI赋能产业焕新”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,提出推动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更好发展、发挥更大作用。
针对这项工作的进展及成效,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局负责人方磊介绍,把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放在国资央企全局工作中统筹谋划,作为产业焕新行动和启航行动部署的主要方向,制定印发行动计划,组织召开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,开展“AI+”专项行动,在算力、算法、数据、应用上同步发力,主要取得了四方面的积极进展。
一是算力底座加速夯实。截至6月底,中央企业智能算力规模同比实现翻倍增长,在上海、呼和浩特等地建成万卡集群,算力平台初步实现多元异构算力调度,有效支撑千亿级及以上通用大模型训练迭代,自主可控能力逐步提升,为大规模应用落地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二是基础模型稳步建设。支持“九天”“星辰”等通用大模型强化技术攻关和生态培育,推进多模态大模型与跨模态图像生成能力追赶国内一线水平。持续推动大模型开放赋能,带动产业央企、民企、高校院所等共建行业模型。
三是应用场景加快构建。在新材料、通信、制造等领域打造超百个应用场景,电力、交通、石化等领域初步实现大模型应用,科研、生产、客服等方面降本增效明显。在物流、金融、医疗等领域初步构建一批高质量数据集,开发数据治理工具,逐步对外提供数据加工等增值服务。
产业带动持续加强。多家中央企业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峰会、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会议上发布软件工厂、5G+AI新通话等标准产品股票场内配资,在智能网联汽车、能源化工等领域强化与华为、科大讯飞(002230)等民企合作,形成供需对接,联合打造行业大模型并推动落地,构建良好产业生态。